罗科索夫斯基,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代名将,他与朱可夫、科涅夫被齐名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之一,他头脑理智稳重、处乱不惊,在战争中的逆境时期屡建奇功,被后人被誉“逆境英雄”。却一位叫唐世杰的华国退役军人,却在阴错阳差的情况下,化身成“元帅同志,您好!”虽说马利宁和罗科索夫斯基是搭档多年的老朋友,但想到接下来要说的话,他还是觉得很为难:“我有一件事情要通知您。”。
三人站在车旁说话时,从建筑物里走出了一名戴蓝顶大檐帽的军官,他来到三人的面前,抬手敬礼后,礼貌地说道:“三位元帅,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,请你们跟我来吧。”
工夫不大,维诺格拉多夫和卢涅夫出现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办公室。两人向罗科索夫斯基敬礼后,卢涅夫开口问道:“元帅同志,不知道您把我们叫到这里,有什么事情吗?”
我们经过研究认为,敌人的这种投降方式,不能算是无条件投降,他们能从中获得很多好处,可以把西线的部队撤回本土,避免被歼灭的命运。如果只有英美军队进入德国本土,那么德国的工业基地、**军队以及继续反苏战争所需的领土和资源,就能保存下来。……”
“我想参加会议的人员,肯定是来自各条战线的最高指挥员。”朱可夫用手指了指罗科索夫斯基,又指了指自己,继续说道:“既然你我都来了,我想科涅夫待会儿也会出现。”
马利宁向罗科索夫斯基说明情况时,心里还忐忑不安,甚至做好了让罗科索夫斯基发一通牢骚的心里准备,如今听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,不禁有些愣神。他试探地问:“元帅同志,难道您不生气吗?”
对于朱可夫的苦衷,罗科索夫斯基是非常理解的,假如不是自己请求他派兵佯攻城市,估计负责围困城市的部队还一直按兵未动呢。就算发起的佯攻,没有成功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但依旧遭受了不小的损失。如此一来,朱可夫便不得不从别的地方调集兵员,去补充那些遭受损失的部队。
“刚刚马利宁将军给我来了一个电话,说朱可夫元帅打算终止对布雷斯劳市的佯攻。”罗科索夫斯基担心两人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,特意强调说:“友军对城市的佯攻,除了徒增伤亡外,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,因此就算终止行动,也是无可厚非的。”
“可是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。”卢涅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下达了撤退的命令,不禁有些急了:“如果在此时撤出来,那我们前期做的那么多工作,就全成了无用功。”
。
德国人觉得这种向盟军投降的方式,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。他们可以在名义上的投降后,把英美军队清静德国,让他们长驱直入地进入德国的腹地,占领德国领土。这样一来,就排除了我们苏联红军进入德国的必要性。
莫洛托夫的发言结束后,总参谋长安东诺夫起身接着说道:“总参谋部在获知德国人的阴谋后,开始密切注意这些情况和由此引起的前线形势的变化,同时给盟国发出了照会,请求他们不要让希特勒抽调西线的军队,来加强东线的防御。
正是出于这种考虑,他等马利宁说完后,便通情达理地说:“马利宁同志,朱可夫元帅做出这样的决定,我没有任何意见,就按照他的吩咐做吧。”
“有什么可生气的,”罗科索夫斯基不以为然地说:“你们能对布雷斯劳市发起佯攻,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为我们做得已经很不少了,如今要终止这种行动,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”
等安东诺夫一说完,华西列夫斯基便站起身说道:“同志们,我们从英国人那里获知,德国的重要机构大部分已经转移到南方。据可靠消息,希特勒正在建立‘阿尔卑斯要塞区’,试图利用那里的险要地形,进行垂死挣扎。
正在司令部里忙碌的罗科索夫斯基,忽然桌上电话铃声响了,他拿起话筒,听到里面传来接线员的声音:“元帅同志,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参谋长马利宁将军找您,在二线!”
虽然罗科索夫斯基乘坐的飞机起飞时间,要比朱可夫晚一个多小时,但由于他所处的位置,比朱可夫更靠近莫斯科,因此两人的飞机是一前一后在市内的军用机场降落。
带队轰炸的航空师师长也看到了这一幕,他连忙通过机载电台,向机场联系:“机场、机场,我们在布雷斯劳市的上空,看到一种奇怪的飞行物,它的度很快,飞行性能优异,能够灵敏地转向和爬升俯冲,我们的战机根本追不上它。”
朱可夫伸手握住对方伸出的手,友好地说道:“你好,科涅夫元帅,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。我和罗科索夫斯基是接到大本营的通知,让我们赶到这里来开会的。怎么,你也接到了通知?”
罗科索夫斯基刚下飞机,就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开了过来。他原以为是大本营派来接自己的人,谁知等车停稳后,后面的车窗被摇了下去,露出了朱可夫的脸:“科斯契卡,你是到克里姆林宫吧,正巧我也是,你坐我的车一起过去吧。”
[展开]
莫斯科骡子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简谱 莫斯科陷落2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莫斯科1973 莫斯科1941小说免费阅读 莫斯科1941小说 莫斯科1941全文阅读 莫斯科1941为什么不写了 莫斯科1941